卫辉市公益岗位开发助力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河南省卫辉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积极探索公益岗位开发,为1200名贫困户提供护林员岗位,助力他们守护青山绿水,实现脱贫致富。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部分贫困群众生活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卫辉市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将公益岗位开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为贫困户提供护林员岗位。
据了解,卫辉市公益岗位开发主要针对当地贫困人口,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山区、林区、水库周边的贫困户。这些岗位主要包括护林员、生态管护员等,旨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已有1200名贫困户通过参与护林员等公益岗位,实现了稳定增收。
在卫辉市,护林员公益岗位的设立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让他们在守护青山绿水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这些护林员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巡山护林、防火防盗、植树造林等。他们每天穿梭在山林之间,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
“以前家里穷,生活压力大,现在有了护林员的这份工作,不仅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还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出一份力,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一位护林员感慨地说。
为了让护林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卫辉市加大了对护林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护林员的专业技能和环保意识。同时,市里还建立健全了护林员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护林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在公益岗位开发过程中,卫辉市还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护林员等公益岗位的开发,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贫困户的共赢。
如今,在卫辉市的山山水水间,1200名护林员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家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为脱贫攻坚注入了绿色动力,也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
总之,卫辉市公益岗位开发助力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卫辉市将继续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让更多贫困户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脱贫致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产业链新标杆
- • 原阳县黄河婚礼爆火,新人乘羊皮筏子渡河成网红
- • 牧野湖生态治理成果斐然,智慧跑道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红旗区樱花大道观光铛铛车开通,粉色长廊魅力绽放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显著,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国家电投5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落地,黄河北岸新能源示范基地崛起
- • 长垣起重装备博览会签约订单突破百亿,智能装备引领行业新风向
- • 新乡籍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助力男团挺进四强,为国争光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再创佳绩,总数全省领先!
- • 高校食堂向市民开放,10元吃遍“大学城美食”盛宴
- • “名校+乡村校”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薄弱学校学区生回流显著
- • 延津县麦秆画惊艳纽约时代广场,农民画家订单爆满排至三年后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登国家级精品线路,串珠成链打造文化地标集群
- • 新乡平原示范区冷链物流园投用,助力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难题破解
- •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职教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
- • 新乡市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三年销量突破10亿元
- • AI智能巡检系统成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
- • 封丘县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年产值突破15亿,农户分红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启动,滨水商务综合体规划引领未来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80%行政村受益,户均增收8000元
- • 全省首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企业落户即享税收返还红利,助力经济发展新篇章
- • 延津县“智慧乡村”平台上线,村级事务“扫码办”助力全面覆盖行政村
- • AI机器人助力延津火烧,传统技艺拥抱智能时代
- • 辉县市山楂产业焕发新活力:“山楂酵素”电商爆款引领产值破10亿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刷新赛事体验新高度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百桌豫菜宴重现《随园食单》经典风味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 • 辉县百泉药王庙会盛大开幕,百名中医义诊传承“药香济世”传统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茶免费品鉴引众人瞩目
- • 封丘县树莓深加工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问世,百万字口述史料助力文化传承
- • “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数字化升级,高频事项“刷脸办”便捷生活新体验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受“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养融合开启新篇章
- • 新乡红旗区试点“社区法官工作站”,纠纷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助力脱贫,打造“中央厨房”扶贫样板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名录,种植补贴再升级至每亩800元
- • AI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守护水资源安全
- • 沙门古城公园免费开放,激活周边经济,助力百人就业
- • 辉县市山楂产业再攀高峰:“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
- • 长寿村百岁老人书画展:水墨作品诠释“生命美学”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邵雍诞辰1010周年国际易学论坛盛大召开,AI助力解读《皇极经世》奥秘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产教融合基地助力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携手新乡,共建卫星制造配套产业基地,共绘航天产业发展新蓝图
- • 以色列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我国,智能温室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营收突破600亿元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背后的匠心独运
- • 新乡红旗区全力打造“中国直播电商之都”,培育本土MCN机构助力产业升级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山区孤寡老人迎来幸福晚年
- • 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日均发布岗位2000+,灵活就业者扫码轻松接单
- • “村村通公交,一元直达”:便捷出行,助力乡村振兴
- • 秋沟景区野生猕猴谷升级,互动投喂科普长廊引领科普新体验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外资企业服务专班”上线,跨国公司诉求响应率100%,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企业组团投资,共建中原中央厨房基地,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强势崛起,年营收突破600亿元,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助力脱贫攻坚,吸纳2000名脱贫群众就业,打造“中央厨房”扶贫样板
- • 新乡市农合联正式成立,整合500家合作社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设立亿元扶贫专项基金,助力破解脱贫产业融资难题
- • 新乡运动员刘清漪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铜牌闪耀世界舞台
- • 辉县市太行山楂深加工项目投产,助力农业产业链延伸,农民增收30%
- • 《新乡历史名人辞典》正式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新乡市携手中科院共建新材料研究院,共谋科技创新新篇章
- • 长垣卫材产业园举行消防演练,百家企业共筑安全防线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启动,补助标准提升至每户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突破1.2万家,省级示范主体数量全省领先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荣获“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火烧文化节千人挑战赛成功破吉尼斯世界纪录,3米巨型火烧燃情中原
- • 向阳新村加装电梯经验全国推广,老旧小区改造获国务院督查组点赞
- • 辉县市山楂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三产融合助力年营收突破8亿
- • 新乡马拉松设“美食补给站”,选手边跑边吃红焖羊肉,感受运动与美食的完美融合
- • 陈桥驿宋潮文化节盛大开幕,全息投影再现“黄袍加身”历史瞬间
- • “15分钟健身圈”助力城乡全民健身,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 • 新乡市全面启动普惠性托育计划,30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助力婴幼儿成长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辉县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教育界再创辉煌
- • 新乡市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 • “智慧超脑”系统助力校园,优化课后服务管理新篇章
- • 关帝庙非遗街区单日销售额破千万,夜经济点亮城市新名片
- • “零彩礼”集体婚礼常态化,新人可获万元婚庆补贴,新风尚引领婚嫁新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