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完成,学生告别“冻手写作业”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近日,河南省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完成了供暖改造工程,学生们终于告别了“冻手写作业”的寒冷日子。
辉县太行山区地处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冬季的寄宿生活尤为艰苦。过去,由于学校供暖设施不完善,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得不忍受着寒冷的侵袭,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手冻僵而无法完成作业。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山区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享受到温暖的学习环境,辉县当地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启动了供暖改造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0所山区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工程终于圆满完成。
此次供暖改造工程涉及供暖设施、锅炉房、管道等多个方面。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安装了现代化的供暖设备,确保了供暖效果。同时,学校还加强了锅炉房的管理,确保供暖安全。
供暖改造完成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手冻僵写不了作业了。学校里,原本冰冷的教室变得温暖如春,学生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供暖改造工程还改善了学校的整体环境。过去,由于供暖设施不完善,学校内常常弥漫着煤烟味,空气质量较差。如今,现代化的供暖设备不仅提高了供暖效果,还降低了空气污染,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学习环境。
据了解,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的供暖改造工程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此举不仅为山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也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暖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工程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启动,补助标准提升至每户6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严查暗箱操作问题
- • 中德(新乡)智能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西门子首批入驻,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南太行旅游专线通车,20个偏远村实现“出门见公交”梦想
- • 新乡市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90%
-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校长负责制深入人心
- • 全省首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企业落户即享税收返还红利,助力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大学城周边焕新活力,青春环线游带你打卡10处涂鸦墙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体验中心盛大开放,品茗听经赠开光手串,禅意生活新体验!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红色研学线路同步发布,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德国德马格智能起重机生产线落户中国,年产能提升至2万台
- • 辉县山楂饮品获FDA认证,北美市场订单已排至2026年,中国健康饮品走向世界
- • 非学科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5000元:保障家长权益,规范市场秩序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出口额实现18%增长,稳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 • 封丘县“双减”经验获全省推广,课后服务全面覆盖,家长满意度高达98%
- • “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助力8万农户共致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封丘县“巾帼家政培训”开班,千名留守妇女持证上岗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创新积分制管理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携手共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共绘未来城市蓝图
- • 新乡市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宁德时代供应链企业入驻,千亿级新能源材料集群崛起
- • 延津县麦田艺术节魅力绽放,游客超百万,农旅收入突破5亿
- • 封丘县光伏扶贫电站年分红超千万,助力86个脱贫村共奔小康
- • 延津县麦田迷宫:融合二十四节气科普的新晋打卡胜地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升级,无障碍设施助力轮椅畅行8公里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项目,马来西亚分庙落成助力文化交流
- • 公交司机张瑞琴荣登“中国好人榜”,事迹全网传播,传递社会正能量
- • 封丘县李庄镇滩区迁建二期工程圆满交付 3万群众喜迁“黄河幸福社区”
- • 凤泉区“百家布艺”非遗工坊揭牌,残障群体就业新模式受关注
- • 卫辉市太行山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基地,年发电量满足10万农户用电需求
- • 新乡市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聚焦过滤、种业等领域发展新引擎
- • 比干庙国风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名汉服爱好者演绎“忠谏千年”实景剧,再现古风韵味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新乡美食产业三年规划:助力打造千亿级“中国北方美食之都”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全国总量突破68家
- • 延津火烧争霸赛激情上演,百名师傅展“饼上功夫”绝技
- • 原阳大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价攀升至每斤30元
- • 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实验室建成,试种抗旱小麦亩产破纪录,农业科技创新再迈新台阶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省揽获前三,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成果显著
- • 牧野湖生态扶贫项目落地,助力贫困群众共筑绿色家园
- • 2025年教育扩容计划: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新增学位2万个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助力企业“买全球、卖全球”新篇章
- • 原阳大米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大关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郭亮村挂壁公路荣登中国工业遗产名录,打造红色旅游新地标
- • 农村留守儿童“周末课堂”全覆盖,千名志愿者结对助力成长
- • 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乡村振兴,千人就业喜获月均收入超6000元
- • 长垣市携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建设
- • 《诗经·卫风》诞生地采风活动盛大启动,再现先秦卫地文化风貌
- • 新乡启动师德失范专项整治,建立“一票否决”长效机制,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再现“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智慧农贸市场投用,AI检测农药残留保障“菜篮子”安全
- • “乡村CEO”培育计划启动,百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卫辉市创新公益岗位,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 • 原阳县方言保护APP正式上线,AI技术助力“老村长”讲方言故事
- • 延津火烧第五代传人亮相央视,传承300年炉火技艺,匠心独运续写中华美食传奇
- • 新乡高铁东站扩容升级,日均客流突破3万人次,助力中原城市群发展
- • 新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签约12个项目,总投资高达83亿元
- • “郭亮村凿壁精神”主题微电影大赛盛大启动,村民手机拍摄作品获奖即可播映
- • 辉县剪纸艺人匠心独运,28米长卷《黄河万里图》献礼国庆
- • 宝泉景区晋级国家5A级,新乡再添新名片,河南第三个双5A城市诞生
- • 新乡市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三年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10亿元
- • 辉县山楂合作社电商销售额破亿,山楂酵素成爆款,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全国供应基地雏形初现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在新乡成功落地,托管面积突破200万亩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山区特产年销超10亿元,走向全国市场
- • 卫辉“卫红花”再获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扩至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卫辉市光伏农业大棚创新模式:棚顶发电,棚内种菇两不误
- • 长垣再掀产业新潮,30亿资金打造国际预制菜产业城
- • 山区搬迁户喜获“扶贫菜园”,半亩耕地保口粮,幸福生活再升级
- • 长垣市起重机械行业碳足迹核算试点启动,2030年力争实现碳减排50%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全省前三,学前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企业组团投资,共建中原中央厨房基地,共谋食品产业新篇章
- • “草莓西施”李娟:脱贫户变身合作社社长,年产值破千万
- • 封丘县驻村第一书记李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新时代基层干部风采
- • 明代潞简王陵博物馆升级,全息投影技术再现藩王生活图景
- • 封丘县驻村第一书记李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风采
- • 社区共享厨房投用,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捷代做饭服务
- • 宝泉景区晋级国家5A级,新乡再添荣耀,成为河南第三个双5A景区城市
- • “暖冬工程”助力乡村小学,空调覆盖率100%,温暖每个孩子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