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在新乡市延津县,一个以“中国第一麦”著称的示范区,在科技助力下,实现了亩产突破700公斤的佳绩,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树立了新的标杆。
延津县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我国的传统小麦产区。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小麦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第一麦”。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小麦产量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延津县积极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打造了“中国第一麦”示范区。
在示范区,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成为核心。首先,示范区推广了优质小麦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科学选种,示范区的小麦品种在抗病、抗倒伏、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优异,为高产奠定了基础。
其次,示范区大力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节水灌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示范区通过安装节水灌溉设备,实现了精准灌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示范区还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避免了过量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示范区还推广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在科技助力下,示范区小麦产量逐年攀升。据统计,示范区小麦亩产已突破700公斤,创下了我国小麦产量的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区在实现高产的同时,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区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实现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在示范区,绿色小麦、有机小麦等高品质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面对未来,延津县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规模,让更多农民受益;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总之,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科技助力下,我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 • 原阳县预制菜中央厨房日供50万份,冷链直供长三角商超,助力区域餐饮升级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获嘉饸饹条工业化生产线投产,速食装走进全国便利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盛大开馆,游客可亲身体验“三揉九拉”传统技法
- • 教育部专题调研点赞:教育强市建设经验获广泛认可
- • “披甲演活历史名场面”: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实景演出引关注
- • 封丘卷尖非遗技艺擂台赛:百名厨师匠心独运,共展“千层匠心”技艺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迅速,覆盖率已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稳居全省前三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海领航者”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科技产业园盛大开建,总投资50亿打造小麦种业硅谷
- • 卫辉太行山歌闪耀央视舞台,非遗文化走出大山绽放光彩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强强联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百年老店“赵记羊肉汤”开直播,日均外卖订单破千,传承美味新篇章
- • 郑新一体化交通网加速建设,跨黄河大桥项目年内通车助力中原地区发展
- • 延津县农民夜校开讲,万名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 • 卫辉市太行山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基地,年发电量可满足10万农户用电需求
- • 封丘县黄河滩区“夯土民居活化计划”启动:冬暖夏凉特色引建筑师考察
- • 长垣卫材产业园举办消防演练,百家企业共同提升安全意识
- • 获嘉县电商直播学院开班,助力县域农产品带货达人培养
- • 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主体完工,亩均增产15%,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新乡电台方言节目《老城记忆》开播,收听率本土榜首领跑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中华文化瑰宝
-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校长负责制落实到位,共筑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 • 德国德马格智能起重机生产线落户中国,年产能提升至2万台
- • 长垣市牵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
- • 卫华集团携手德国西门子共建工业4.0研发中心,年研发投入突破5亿大关
- • 原阳县预制菜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建,助力京津冀“3小时鲜食圈”构建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300部,财政补贴提高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唐庄镇万亩油菜花海变身“天空之镜”,免费开放无人机航拍区,春日美景等你来赏
- • 辉县市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免费服务惠及所有乡镇
- • 黄河滩区湿地观鸟基地盛大开放,新增20处隐藏摄影机位,开启观鸟摄影新体验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暑期开课,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香飘欧美市场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启动,千名教授结对指导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盐店庄村关源群:从贫困村支书到乡村振兴带头人,带领千户种桃致富
- • 新乡学院成立“黄河文化研究院”,获批国家级课题12项,助力黄河文化传承与发展
- • 获嘉县“中欧班列·牧野号”首发,30天直达汉堡,运费降幅达40%
- • “新乡比干诞辰3117周年全球大典启动,千名林氏后裔共祭‘天下第一仁’”
- • 新乡市“五星支部”创建成效显著,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 • 陈桥驿景区助力民宿经济,村民分红喜提万元大红包
- • 劳动教育课程研发迈出新步伐:89门课程问世,大中小学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 • “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双线合一’,动态监测防返贫: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实防线”
- • 新乡好人好事榜发布,英勇少年勇救落水儿童事迹获表彰
- • 新乡市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3万户居民住进安全新房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封丘县村级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留守老人乐享“一元餐”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新篇章
- • 新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领跑豫北地区发展新篇章
- • 无人机植保助力封丘县滩区农田抗蝗灾,48小时迅速控灾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谱写青春奋斗新篇章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 新乡市“百企帮百村”行动升级,300家企业携手助力乡村振兴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打造复合型滨水商务新地标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成立武术社团,传承武术文化
- • 全国首条县域氢能物流专线开通,30辆氢能货车投入运营,绿色物流新时代来临
- • “中国树莓之乡”采摘嘉年华,树莓果酱DIY工坊人气爆棚,共赴甜蜜之旅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实时预警帮扶5.7万重点人群
- • 原阳县皮影戏团创新演绎《新黄河传奇》,VR技术再现治水史诗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推行“乡村振兴责任险”为农业生产兜底保障
- • 辉县百泉药王庙会盛大开幕,百名中医义诊传承“药香济世”传统
- • 八里沟景区新添悬崖秋千,360°俯瞰太行绝壁云海,惊险刺激体验再升级!
- • 陈桥驿景区宋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精彩上演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公平
- • 重点河段水质达标率98%,新乡污水处理技术升级成效显著
- • 延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助力10万人喝上放心水,水质达标率100%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 • 普惠托育机构新增学位2000个,二孩家庭补贴翻倍,助力生育政策落地生根
- • 河南省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千亿级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辉县市山楂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三产融合助力年营收突破8亿
- • 黄河滩区“扶贫大棚”建成,有机蔬菜直供京津冀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河南师范大学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获国家专利,为抗癌事业贡献力量
- • 新乡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硕果累累,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达83亿元
- • 延津县“火烧技艺劳动课”走红,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亩彩色稻田画引航拍热潮
- • 新乡市体育产业孵化园盛大开园,助力运动装备研发与制造产业腾飞
- • 2025年新乡拆迁指南:重点区域、补偿政策与避坑攻略
- • 省级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我校学子斩获11项奖项,竞赛成绩创新高!
- • 辉县市“教育公益超市”上线,市民积分兑换山区助学物资,爱心传递温暖教育
- • 辉县山楂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果酒出口量同比增长45%
- • 平原示范区非遗直播基地启用,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主播”助力文化传承
- • 高新区智慧园区启用AI招商系统,开启全球投资精准匹配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