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 豫剧传统剧目焕发新生
五月的牧野大地,草木葱茏,锣鼓铿锵。2025年新乡市比干文化旅游节于4月22日拉开帷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作为重头戏,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惊艳亮相。开幕式上,豫剧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的改编版首次公演,传统唱腔与现代舞美交织,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这既是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标志着豫剧艺术在守正创新中迈入“破圈”新阶段。
传统与创新的化学反应
在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搭建的沉浸式舞台上,老戏迷们发现熟悉的豫剧有了新表达:演员水袖翻飞间,全息投影将卫辉山水投射在纱幕上;《花木兰》选段中融入电子音乐节奏,年轻观众随着鼓点打起节拍。这种“戏曲+科技”的跨界尝试,源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导的“豫剧焕新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保留豫剧的九腔十八调本真,但用当代审美重构舞台语言,就像给古瓷瓶插上鲜花。”据统计,首日展演吸引超5000人次到场,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80万。
从庙堂到街巷的传承之路
比干庙前的非遗市集成为另一处人气焦点。剪纸艺人李凤娟的展位前,她正用豫剧脸谱元素创作镂空窗花:“《朝阳沟》里银环的羞涩、包公的刚直,都能用剪刀说话。”不远处,数十名小学生跟着省级传承人学习豫剧基本功,一板一眼的“云手”动作引得路人驻足。这种“活态传承”模式,正是新乡市“戏曲振兴计划”的缩影——三年来,全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逾200场,培育青少年戏曲社团43个,让非遗种子在童声中发芽。
文化IP激活城市记忆
卫辉特色小吃“比干糕”的摊位前排起长队,店主林建国特意将包装印上豫剧经典台词:“很多游客因为《七品芝麻官》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买来留念。”这种文化消费的升温并非偶然。新乡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本届文化节带动周边产业收入同比增长35%,非遗工坊订单量翻番。正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在论坛所言:“当豫剧不再只是舞台艺术,而成为文创、旅游、餐饮的叙事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真正‘活’在了市井烟火里。”
夜幕降临,牧野广场的惠民演出仍在继续。七十岁的王爱霞老人带着孙女,在《程婴救孤》的梆子声中轻声跟唱。台上,青年演员们正用青春面孔诠释千年故事;台下,手机镜头与白发头颅同样专注。这场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或许正是非遗保护最动人的注脚——传统不是凝固的琥珀,而是流动的江河,在每一次创新演绎中奔向更广阔的海洋。
- • 延津县“智慧麦田”数字管理系统荣登全国农业现代化典型案例榜单
- • 长垣市牵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
- • “百年传承,焕发新生——新乡“红焖羊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系列新标杆
- • 新乡市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90%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全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圆满落幕,27名教师同台竞技演讲竞赛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篇章
- • “政银担”模式助力破解融资难题,涉农贷款发放超80亿元
- • 中粮集团斥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中国面粉产业升级
- • 新乡原阳大米荣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值突破50亿元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超180亿,“中央厨房”模式助力全国辐射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红旗区教育创新再获殊荣:成功获评省首批协同育人实验区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10万亩农田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封丘县“暖心被褥”捐赠行动,寒冬温暖5000户困难家庭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成功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新乡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新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主体工程完工,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获赠百万康复设备,开创全省“医教结合”新模式
- • 长垣豫剧文化周盛大启幕,露天剧场免费上演经典《花木兰》全本
- • 新乡西大街夜市华丽升级,饸饹条、卷尖、粉皮菜盒霸占食客清单
- • 卫辉非遗展销会盛况空前,单日成交破千万,匠心产品赢得市场热捧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全部竣工,山区教育留住人才,共筑教育梦
- • “获嘉哼小车戏”濒危剧种复排成功,老艺人带徒传艺留住乡音
- • 原阳县预制菜中央厨房日供50万份,冷链直供长三角商超,助力区域餐饮新风向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千年美食文化”
- • 原阳县预制菜区块链溯源平台正式启用,扫码即可了解“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
- • 新乡县企业家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 • 非遗文化融入课堂,3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技艺传承之旅
- • 获嘉饸饹条工业化生产线投产,速食装走进全国便利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新乡电台方言节目《老城记忆》开播,收听率本土榜首领跑
- • “十四五”后半程规划发布,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农村小规模学校撤并243所,教育资源整合助力万名师生共享优质教育
-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能力达200万吨
- • 延津县小麦病虫害AI监测系统上线,精准预警助力农业发展
- • 心连心集团助力乡村振兴,设立千万级基金结对帮扶百村
- • 中粮集团投资15亿元打造面粉深加工基地,年处理小麦100万吨,助力中国面粉产业升级
- • 新乡返乡青年开发“共享农场”,千亩土地被市民认养,打造绿色生态新风尚
- • 辉县市山楂产业再攀高峰:“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荣登中华传统节日振兴计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盛大投产,冻干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市场
- • 新乡下辖六县全部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迈向教育新篇章
- • 主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政府补贴比例提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辉县市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人均年收入突破三万,实现零返贫的奇迹
- • 获嘉面塑非遗工坊创新推生肖盲盒,十二生肖穿上现代潮服
- • 意大利汉学家团队深入邵雍故里,共研《皇极经世》科学思想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显著,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莲花经卷”U盘荣获九莲山禅意文创设计大赛金奖
- • 陈桥驿景区宋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再现千年古韵
- • 新乡大学生戏曲社团联展,青春版《穆桂英挂帅》走红网络,展现戏曲新生力量
- • “扶贫夜市”开市,贫困户摊位费全免,日营业额破万元,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新乡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投入运营,开启养老新模式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中国花木之乡”盆景艺术展盛大开幕,大师现场教学微景观DIY,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 • 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盛大开园,万亩油菜花海引客超10万人次
- • 张良故里文化园盛大开园,AI技术再现“运筹帷幄”经典场景
- • 原阳县第三高中新校区竣工,全省首个县域校园气象站同期启用
- • 新乡市“联村党建”模式助力20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 • 邵雍诞辰日设为“新乡哲学日”:全民参与传统文化思辨活动,传承智慧之光
- • “扶贫公交”村村通工程开通,贫困群众免费乘车助力医疗工作
- • 新航集团航空航天滤器生产线投产,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再攀高峰
- • 新乡市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引导基金领投,3家初创企业估值破10亿,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楼村稻田剧场:村民自编农耕对白,环境戏剧《稻香往事》上演
- • 劳动教育课程研发迈出新步伐:89门课程问世,大中小学联合研发中心成立
- • 原阳县“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结业,化解纠纷成功率突破98%
- • 新乡市东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式启用,高铁公交无缝换乘新体验
- • 卫辉太行山民宿“一宿一宴”,山野菜宴预定火爆,排单已至明年!
- • 唐庄镇万亩桃园盛大开放采摘,游客自制桃胶养生礼盒体验田园风情
- • 法国汉学家团队进驻辉县,携手推进寒山诗法语译介工程
- • 邵雍诞辰日:新乡哲学日,全民共赴传统文化思辨之旅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廉政教育大纲全国巡讲正式启动
- • 主城区消费扶贫专柜全覆盖,年助销农产品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8.3万家庭的脱贫蝶变之路
- • 电商扶贫示范村培育计划启动,农产品直播销售额破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树莓产业扶贫园升级,出口欧盟助力农户增收新篇章
- • 京港澳高速新乡段扩容开工,双向八车道助力区域交通发展
- • 新乡市“扶贫妈妈”团队:七年如一日,资助孤儿200名,温暖爱心洒满人间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惊艳全国,学生自编历史剧登上央视舞台
- • 贫困劳动力培训新篇章:太行工匠培训计划启动,技能认证证书颁发助力脱贫致富
- • 钢筘专用丝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掀高潮
- • 《新乡美食地图APP正式上线,一键导航畅游50家老字号美食之旅》
- • 长垣市携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