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助力3万贫困户年增收超万元

新乡新闻网 阅读:4 2025-07-03 10:26:27 评论:0

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这片土地孕育着我国“中国第一麦”的美誉。近年来,延津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让“中国第一麦”的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更让3万贫困户实现了年增收超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延津县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小麦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然而,在传统种植模式下,农民们面临着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延津县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

首先,延津县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通过科技手段,筛选出适应本地土壤和气候的优良品种,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县里还建立了完善的种子繁育体系,确保了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其次,延津县在农业机械化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实现了小麦种植、收割、加工等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让农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此外,延津县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将“中国第一麦”推向全国市场,拓宽了销售渠道。同时,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在科技助农的推动下,延津县的小麦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9年,延津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5亿斤,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其中,3万贫困户通过种植小麦,实现了年增收超万元。

延津县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各地纷纷借鉴延津县的经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

当然,科技助农并非一蹴而就。在推进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降低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成本。

二是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农业新技术。

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与农民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四是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总之,科技助农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让更多农民受益,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新乡新闻网,新乡地方性综合新闻门户,新乡民生新闻,新乡热点新闻网,新乡今日最新新闻发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