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扩容,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之路。河南省长垣市便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扩容卫材产业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使她们月均增收3000元,为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长垣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以卫材产业著称的县级市。近年来,长垣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卫材产业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扶贫车间。这些车间不仅为当地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据了解,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这些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为扶贫车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长垣市加大了对扶贫车间的投入,对现有车间进行扩容,新增了多条生产线。
扩容后的扶贫车间,吸引了大量留守妇女前来就业。她们在这里实现了从家庭主妇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车间负责人表示,留守妇女们在这里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
据了解,留守妇女在扶贫车间工作,月均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这对于她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在扶贫车间工作的张女士说:“以前我在家带孩子,每个月只能靠丈夫的收入维持生活。现在我在这里上班,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学到很多新技能,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的成功,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为扶贫车间提供了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还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为车间提供贷款支持。此外,政府还定期组织培训,提高留守妇女的技能水平,使她们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
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长垣市的卫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长垣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卫材生产基地之一。这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还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长垣市将继续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为更多留守妇女提供就业机会。同时,长垣市还将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助力更多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
总之,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扩容,为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充分展示了我国扶贫工作的创新成果。在脱贫攻坚战中,这样的扶贫模式值得推广,为全国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 《牧野名人全集》编纂工程正式启动,追溯夏商至今300位历史人物
- • 获嘉县“5G+智慧大棚”结硕果,番茄产量翻番直供北上广
- • 新乡市老旧小区改造惠及10万户居民,焕发城市新活力
- • 新乡市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再升级,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亿元
- • 社区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15分钟响应保障安全
- • 卫辉市柳编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破亿,惊艳亮相巴黎国际博览会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海领航者”
- • 获嘉县花馍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千名妇女就业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目录,种植补贴再升级,每亩达800元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腾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全国市场定价权稳居第一
- • 《新乡历史名人辞典》正式出版,见证千年文化传承
- • 比干文化节引入元宇宙技术,数字分身体验忠谏文化传承
- • 新乡市“无废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
- • 辉县太行深山“爱心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吃上热乎饭,温暖守护成长路
- • 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峰:示范专业点增至10个,产教联合体落地
- • 封丘金银花价格指数全球发布,中国定价权争夺战取得突破性进展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化身穆桂英,体验经典选段
- • 山区学校“温暖工程”实施,5000名学生告别煤炉取暖,拥抱冬日暖阳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封丘金银花价格指数发布,助力全国市场定价话语权提升
- • 延津县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基地称号,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新乡红焖羊肉预制菜上线电商,首日销售额突破百万,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包发放,5万老人享免费体检,助力乡村振兴”
- •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面积突破300万亩,助力节本增效20%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山区特产年销超10亿元,走向全国市场
- • 延津县农民夜校开课,助力千名脱贫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第三方评估:新乡招商综合效能连续三年领跑河南,彰显区域经济活力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10万亩农田迈向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包揽全省前三,名班主任工作室达41个——我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再创佳绩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成功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岳飞部将梁兴抗金遗址明代碑刻发现,见证太行忠义精神传承千年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舌尖上的中国》助力获嘉饸饹条走红,日销3000碗创纪录
- • 长垣厨师团赴欧洲巡演,豫北风味征服欧洲食客味蕾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实现20万亩订单农业新突破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闪耀国际领奖台
- • 沿黄生态廊道农业示范带建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市委书记现场督办企业诉求,设立企业家日,全力提升企业诉求解决率至100%
- • 无人机植保助力封丘县滩区农田抗蝗灾,48小时迅速控灾
- • 封丘县驻村书记刘振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扶贫攻坚精神
- • 新乡市创新扶贫模式,3.2万脱贫户享受“扶贫责任险”生产风险保障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老戏迷自带铺盖追剧三天,传承戏曲文化热潮涌动
- • 新乡非遗工坊复刻阮籍古琴:传统漆艺与魏晋美学的完美融合
- • 邵雍诞辰1010周年国际易学论坛召开,AI助力揭秘《皇极经世》奥秘
- • 延津县麦田迷宫:融合二十四节气科普的新晋打卡胜地
- • 长垣市卫材产业园二期投产,全球医用耗材供应链迎来“新乡力量”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无障碍设施实现全覆盖
- • 原阳县“黄河号子”荣登央视,非遗传承人助力沿黄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新乡市“扶贫小院”遍地开花,庭院经济激活乡村闲置资源
- • 邵雍诞辰日荣升“新乡哲学日”,全民共解《先天图》之谜
- • 封丘县与洛阳携手共建“黄河金三角”树莓产业带,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辉县市张村乡“资源变资产”改革,闲置宅基地盘活增收千万
- • 卫辉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明清历史街区焕发新活力,再现“运河商埠”辉煌盛景
- • 卫辉市AI复原比干祭祀古礼,全息投影再现商周场景,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牧野湖生态扶贫项目落地,助力贫困群众共筑绿色家园
- • 比干文化绽放丝路之光:马来西亚分庙落成,非遗项目再添新篇章
- • 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硕果累累,50家京企集体入驻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新乡百名乡贤返乡助力,捐资千万建设家乡,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中原农谷国际冷链物流园盛大投用,年吞吐量突破500万吨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同盟山牧野之战遗址公园开放,全景沙盘重现“武王伐纣”历史场景
- • 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农业发展,覆盖200万亩土地,成本降低35%
- • 宝泉景区荣升国家5A级,新乡再添荣耀,成为河南第三个双5A景区城市
- • 获嘉县全域推广生物有机肥,化肥用量同比减少40%,绿色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 • 邵雍诞辰1010周年国际研讨会召开,《皇极经世》研究新成果发布
- • 新乡红旗区荣获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称号,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关帝庙非遗街区单日销售额破千万,夜经济点亮城市新名片
- • 驻村书记张明阳:六载太行深山扎根路,绘就脱贫致富新画卷
- • 市域铁路S3线全线贯通,年底试运行在即,未来出行将更加便捷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隆重发布,百万字口述史料再添珍贵资料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携手共建智慧城市运营平台,共绘未来城市蓝图
- • 新乡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 • 万仙山星空诗歌朗诵会盛大举行,余秀华领衔夜诵《太行月》
- • 南太行国际崖壁音乐节盛大启幕,摇滚乐队挂壁公路回声峡谷激情献唱
- • 新乡家庭农场突破2万家,领跑全省农业发展新潮流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助力青少年文化自信
- • 万仙山星空露营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天文望远镜观测银河,开启奇幻夜空之旅
- • 获嘉县携手京东共建冷链物流枢纽,打造中原地区“24小时鲜食圈”
- • 延津县“一元民生保险”全覆盖,为脱贫户筑牢医疗保障防线
- • 红焖羊肉预制菜进军东南亚市场,电商销量同比翻三倍,开启美食新篇章
- • 比干庙古籍数字化工程启动,千年谏臣文化云端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