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妇女巧手编织“致富梦”,布艺产品远销海外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有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妇女。她们在丈夫外出打工的同时,不仅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近年来,随着“巧手工程”的实施,留守妇女们通过自己的巧手编织,将布艺产品远销海外,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巧手工程”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工程旨在通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方式,帮助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她们的收入水平。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巧手工程”活动,为广大留守妇女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在实施“巧手工程”的过程中,布艺编织成为了留守妇女们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她们利用身边的布料,通过巧手编织出各式各样的布艺产品,如抱枕、挂饰、桌布等。这些产品既美观大方,又实用性强,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让布艺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留守妇女们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不断追求创新。她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融入了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使布艺产品更具地域特色。在政府的帮助下,她们还学会了如何进行产品包装、品牌推广等,使布艺产品逐渐打开了海外市场。
如今,布艺产品已经成为留守妇女们致富的重要途径。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产品远销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为家庭创造了可观的收入。许多留守妇女表示,自从掌握了编织技能,她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摆脱了贫困,还为子女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条件。
“巧手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留守妇女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培训、推广和销售。同时,许多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为留守妇女提供订单、技术和市场信息,助力她们实现创业梦想。
在“巧手工程”的带动下,农村留守妇女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她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她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股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相信在“巧手工程”的持续推动下,农村留守妇女们将创造更多奇迹。她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巧手,将布艺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将成为留守妇女们心中最美的“致富梦”。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养老服务体系再升级
- • 宝泉景区发现珍稀太行红豆杉群落,生态科考研学基地启动建设
- • 辉县市山楂产业焕发新活力:深加工产值破10亿,“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蓄水量达标,生态旅游带初具规模,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投用,每日抽检覆盖率100%,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云招商”系统升级,助力全年线上签约项目占比突破40%,开启招商引资新篇章
- • 辉县山区“哭嫁歌”传承人抖音传唱,非遗文化引百万点赞
- • 冷链物流网络扩容,新增10万吨仓储保鲜能力,助力食品安全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成功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封丘金银花宴惊艳出圈,12道创意菜引爆养生餐饮新潮流
- • 2025年教育蓝图: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2万个学位助力人才培养
- • 新乡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PM2.5浓度连续三年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 • 张良刺秦地遗址公园动工,开启秦汉文化沉浸式体验之旅
- • 延津县石婆固火烧技艺大赛:师徒同台竞技,108层酥皮绝活展风采
- • 卫辉非遗手作展销会单日成交额破千万,匠心产品受热捧
- • 辉县山楂:出口量领跑全国,深加工产品拓展东南亚市场
- • 黄河湿地观鸟塔建成,高清摄像头实时追踪候鸟迁徙,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年创收突破3亿元
- • 封丘县树莓冻干技术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助力我国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 • “十四五”期间新乡市投入50亿元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新乡市农村常住人口突破400万,逆城镇化趋势逐渐显现
- • 获嘉县“零化肥”试验田丰收,绿色种植技术全省推广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新乡学院创新教学,地方名人文化选修课助力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古迹
- • 山区孤寡老人的幸福家园: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
- • 新乡平原示范区冷链物流园开建,助力农产品“出村难”问题破冰
- • 黄河稻米文化节启幕,万亩彩色稻田画引航拍热潮
- • 延津“中国第一麦”华丽变身,航天级品质挂面引领商超新潮流
- • 原阳万亩无人农场启用,播种收割全程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延津“田秀才”工作站: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先锋力量
- • 《牧野名人全集》编纂工程正式启动:跨越三千载,致敬300位历史英豪
- • 辉县市山楂主题农创园盛大开园,三产融合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百位老人讲民俗”口述史项目启动:抢救性记录即将消失的传统
- • 新晋高速全线通车,新乡至晋城车程缩短至2小时,两地交流加速!
- • 卫辉市古村落焕新颜,民宿集群激活夜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全国供应基地雏形初现
- • 原阳黑陶烧制技艺复兴,年轻团队打造国风茶器品牌引领潮流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传统药市融入中医药文化体验,焕发古都新活力
- • 新乡市“无废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产品扬帆出海,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更安心
- • “十四五”后半程规划发布: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殷商贵族墓葬群出土青铜礼器,专题博物馆即将落成
- • 获嘉县“乡村CEO”计划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集体经济增收超亿元
- • 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出土商周祭祀礼器:揭秘早期封神文化的实证
- • 新乡市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百亿,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发展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助力企业“买全球、卖全球”新篇章
- • 姜子牙谋略思维融入企业家课程,百名高管共赴实战沙盘之旅
- • 苍峪山红叶节盛大开幕,徒步栈道串联10公里“彩林秘境”
- • “关帝庙老街元宇宙戏曲节:扫描二维码,体验关羽数字人唱豫剧的独特魅力”
- • 新乡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海领航者”
- • 全省首个“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八里沟景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候选名录,展现自然奇观与地质魅力
- •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主播引领农业新风尚
- • 新乡发现中共早期党员嵇文甫手稿,为豫北革命史研究注入新活力
- • 新乡电台方言节目《老城记忆》开播,收听率本土榜首领跑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研学基地开营,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卫辉“卫红花”再获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扩至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南太行国际滑雪场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5条冬奥标准赛道引领滑雪运动新风尚
- • 沿黄生态廊道农业示范带建成,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牧野湖生态治理获殊荣,智慧跑道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圆满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宝泉景区创新打造“元宇宙庙会”,虚拟现实技术复活传统年俗
- • 全省首个“智慧学区”落地,AI个性化作业系统助力减负30%
- • 辉县市山楂产业荣登全国“三品一标”标杆案例,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扶贫公交”助力田间地头,免费运送农产品进城
- • 新乡美食数字地图上线,VR技术助力50家老字号故事重现
- • 延津麦田里的丰收笑脸:脱贫户老张家的亩产突破700公斤
- • 卫辉山区光伏扶贫全覆盖,800户脱贫户年增收超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二中盛大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新乡市“联村党建”模式推广,20个贫困村抱团发展谱写新篇章
- • 延津“担经舞”溯源研究获突破:汉代巫舞活化石重现光彩
- • 延津县“智慧乡村”平台正式上线,村级事务“扫码办”全面覆盖
- • 新乡过滤产业园盛大投产,13家企业助力多领域应用拓展
- • 全国首个“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开班,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人,助力起重行业人才培养
- • 自贸联动区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外资企业“一窗通办”服务全面推行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倡导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溯源:汉代祭星遗存的新发现
- • 卫华集团成功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签署20亿元国际订单,再展中国制造风采
- • 定国禅寺禅意科技展:木鱼机器人敲出《大悲咒》摩斯密码,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获嘉县教育改革再创佳绩:成集团化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工资翻番
- • 卫辉市“爱心教室”:温暖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惠及200个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