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七年坚守助力分将池村脱贫摘帽
在河南省的一个偏远山村,分将池村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然而,在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这个村庄在短短七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这支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分将池村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区,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村民生活水平低下。2013年,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进驻分将池村,开始了为期七年的扶贫攻坚工作。
驻村伊始,工作队深入调研,摸清了分将池村的实际情况。他们发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但产量低、效益差。此外,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匮乏。
针对这些问题,驻村工作队制定了详细的扶贫计划。他们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村民素质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分将池村脱贫致富。
首先,工作队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投入资金改善村里的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经过不懈努力,村里的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等问题得到解决,村民出行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其次,工作队根据分将池村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他们引进了优质果树、中药材等种植项目,并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年努力,村里的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村民收入稳步增长。
同时,工作队还注重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他们举办各类培训班,教授种植、养殖、电子商务等实用技能,帮助村民拓宽就业渠道。此外,工作队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教育质量。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分将池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60%下降到2019年的0%,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3000元增长到2019年的12000元。分将池村成功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
七年时光,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用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赞誉。
如今,分将池村已经实现了脱贫摘帽,但驻村工作队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将继续关注村里的长远发展,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果,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河南师范大学驻村工作队的扶贫故事,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缩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相信,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扶贫干部,将继续为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己的力量。
- • 新乡美食之旅:10条特色线路点燃农家乐魅力
- • 卫辉贫困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升级,每人每日补助提高至8元,助力健康成长
- • 延津县“智慧麦田”管理系统助力百万亩麦田,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8%
- • 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百种传统山珍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树莓之乡”采摘嘉年华盛大开幕,树莓果酱DIY工坊人气爆棚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盛大开园,助力百名“农民主播”年带货超5亿元
- • 沙门古城文旅扶贫项目启动,百户村民共筑民宿梦
- • 沙门古城遗址公园开放,考古探方体验带你穿越战国时光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传统药市融入中医药文化体验,焕发古都新活力
- • 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盛大开园,万亩油菜花海引客超10万人次
- • 卫辉太行民宿创新营销,“一宿一菜”山野菜宴成网红预订爆款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新乡市设立亿元扶贫专项基金,助力破解脱贫产业融资难题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开启全球市场新篇章
- • 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即可轻松就业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推行“乡村振兴责任险”为农业生产兜底保障
- • 获嘉县“5G+智慧大棚”助力番茄产量翻倍,AI精准控温控湿引领现代农业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会签约83亿元投资项目,共谋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预制菜产业扶贫园投产,助力低收入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 • 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百万,一碗面撑起乡村振兴梦
- • 辉县山区“哭嫁歌”传承人抖音传唱,非遗文化引百万点赞
- •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突破1.2万家,省级示范主体数量全省领先
- • 2025年“双减”政策深化:严查隐形学科培训及违规宣传,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封丘县树莓冻干技术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 • 长垣“厨师之乡”孵化新品牌,全国连锁餐饮突破2000家,引领行业新潮流
- • 辉县市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人均年收入突破三万,实现零返贫的奇迹
- • “获嘉县同盟山庙会:牧野之战主题盛宴,弓箭手大赛引历史迷参与”
- • 新乡智慧农业云平台成功上线,5G技术助力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 大学城青春艺术墙焕新升级,新增10幅3D涂鸦成为拍照打卡新地标
- • 卫辉社区长者食堂全覆盖,60岁以上老人用餐享半价补贴,温暖夕阳红
- • 新乡市再添文化瑰宝:太行山石雕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机制成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5%,公办园学费下降30%:政策红利惠及万千家庭
- • 新乡东区图书馆新馆开放民生服务再添文化地标
- • 新乡市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新乡籍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助力男团挺进四强,为国争光
- • 新乡市“一村一品”战略成效显著,示范村数量突破200个,特色产业覆盖率超90%
- • 树莓出口基地喜获欧盟认证,助力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圆满竣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喜提专项资金助力发展
- • 河南移动驻村书记李立胜:6年坚守,铺就信息高速路,助力分将池村小康梦成真
- • 森林树冠走廊升级夜光模式,萤火虫灯带点亮林间奇幻夜
- • 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启动,368家“空壳社”被清理
- • 延津优质小麦订单覆盖80%乡镇,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
- • 2025年新乡拆迁指南:重点区域、补偿政策与避坑攻略
- • 卫辉市智能家居产业园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0亿,填补中原产业空白
- • 长垣市“起重机抬花轿”婚礼视频播放破亿,网友赞“硬核浪漫”成热门话题
- • 新乡获嘉县:古宁邑遗址揭秘,孔子讲学传道之地
- • 翟坡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盛大启幕,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封丘县金银花小镇:年接待游客百万,农文旅融合产值突破20亿
- • 新乡黄河滩区10万亩生态廊道建成,助力3万脱贫群众增收
- • “百货大楼怀旧主题展盛大开幕,老物件重现80年代生活场景”
- • 新乡发现疑似周勃家族墓葬群,汉代兵器出土印证名将功绩
- • 元代戏曲家宫天挺墓园发现散曲碑刻,填补北杂剧史料空白
- • 封丘县树莓种植引入以色列滴灌技术,亩均收益突破五万元大关
- • 新时代比干精神:廉政教育大纲全国巡讲正式启动
-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乡基地启用,助力中原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封丘县金银花茶道申遗成功,茶艺师复原宋代点茶技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中国第一麦”主题文化展盛大开幕,麦秆画艺术惊艳全场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成立武术社团,传承武术文化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再创新高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无障碍设施实现全覆盖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年轻读者热捧本土文化
- • 延津县全面实施“防返贫保险”,筑牢脱贫户兜底保障网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扩容,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 • 八里沟景区新添悬崖秋千,360°俯瞰太行绝壁云海,惊险刺激体验再升级!
- • 长垣厨师品牌升级,全球中餐标准化食材基地投产,引领中餐产业新篇章
- • 主城区消费扶贫专柜全覆盖,年助销农产品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常态化运行,年发运量突破5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12.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北方大地
- • 新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直播带货全面覆盖所有乡镇
- • 封丘陈桥驿:宋太祖诞辰庆典重现,沉浸式体验宋代市井风情
- • 新乡红旗区全力打造“中国直播电商之都”,培育本土MCN机构助力产业发展
- • “悬崖村”搬迁安置项目圆满竣工,98户村民喜迁电梯安置新居
- • 满村豫剧文化园盛大开园,游客化身穆桂英,体验经典选段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刘庄红色旅游区焕新升级,史来贺事迹VR体验馆助力红色教育传承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掀热潮
- • 退伍兵创办豆腐工坊,谱写残障群体就业新篇章
- • 延津火烧第五代传人亮相央视,传承300年炉火技艺,匠心独运续写中华美食传奇
- • 封丘县庭院经济遍地开花,农家小院变身微型加工厂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夜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捐赠百万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