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挂牌,老船工带游客体验“水上交响”
近日,我国黄河流域一处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正式挂牌。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黄河号子这一古老文化形式的传承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一独特的“水上交响”。
黄河号子,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是黄河两岸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劳动号子。黄河号子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既有劳动的节奏感,又有音乐的韵律美,被誉为“水上交响”。
此次挂牌的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位于黄河岸边的一个古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基地内设有专门的展览馆,展示了黄河号子的起源、发展、传承以及相关文物。此外,基地还设立了专门的表演区,定期举办黄河号子表演,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这一古老文化的魅力。
为了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号子,基地特别邀请了老船工担任导游,带领游客体验“水上交响”。老船工们年轻时在黄河上劳作,对黄河号子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游客讲述黄河号子的故事,分享自己与黄河号子结下的不解之缘。
在老船工的带领下,游客们乘坐古老的木船,沿着黄河顺流而下。船行至一处宽阔的河段,老船工开始吟唱黄河号子。那悠扬的歌声,仿佛将游客带入了一个古老的世界。歌声中,黄河的波涛、渔船的摇曳、两岸的风景,都变得生动起来。
黄河号子不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了黄河儿女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老船工的歌声中,游客们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力量。他们不禁感叹,黄河号子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还开展了一系列的传承活动。如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老船工传授技艺;组织青少年参加黄河号子比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高校合作,开展黄河号子研究等。这些举措旨在让黄河号子这一古老文化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的挂牌,不仅是对黄河号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黄河号子这一“水上交响”必将传唱千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 首届“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共赴传统饮食智慧之旅
- • 延津县麦秆画惊艳巴黎设计周,农民艺术家订单爆满,前景广阔
- • 龙泉书院遗址公园开放,千年古韵再现明代中原最大民间藏书楼
- • 卫辉市“爱心教室”助力残障儿童,温暖送教上门覆盖200个家庭
- • 河南农大与新乡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成果直通田间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5%,公办园学费下降30%:政策红利惠及万千家庭
- •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技艺传承之旅
- • 2024年新乡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增幅全省第一!
- • 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惊艳,助力男团挺进四强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医疗器械创意艺术展亮相,废弃针管变身“未来城市”装置艺术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再现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资金助力产业升级
- • 2025年教育蓝图: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2万个学位助力人才培养
- • “新乡美食专列首发郑州地铁,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引全民热议”
- • 河南新乡智慧农业示范园建成,5G+物联网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新乡二中热烈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65%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迅速,覆盖率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位居全省前三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长垣市卫材产业园火灾演练圆满落幕,百家企业共筑应急处置防线
- • 科技赋能,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助力3万贫困户年增收超万元
- • 原阳县“联村党委”模式创新实践,20个村庄抱团共谋振兴之路
- • 新乡市亿元创业基金助力大学生乡村CEO项目,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卫辉木版年画“二十四节气”系列荣获全国文创金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新乡饮食文化研究会成立,助力挖掘百道濒临失传传统菜
- • 辉县市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医疗器械产业工人廉租房项目交付,外来务工者享租金补贴,共建和谐宜居新家园
- • 卫辉古宅焕新颜:50处传统民居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助力农户增收,理赔效率显著提升覆盖5万农户
- • 京港澳高速新乡段扩容开工,双向八车道助力区域交通发展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展翅国际舞台
- • 长垣再掀产业新潮,30亿资金打造国际预制菜产业城
- • 新乡市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百强排名跃升14位,科创平台总数突破58家
- • 长垣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30家企业签约年供食材50万吨,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青龙湖水上汉服大秀启幕,模特乘竹筏演绎《洛神赋》古典之美
- • 新乡市发布“招商强链20条”,最高奖励1亿元吸引链主企业
- • 农村贫困老人集中供养中心投用,床位费全免,温暖守护夕阳红
- • 首届“牧野文化节”盛大开幕,数字光影重现武王伐纣史诗
- • “莲花经卷”U盘荣获九莲山禅意文创设计大赛金奖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茶免费品鉴引众人瞩目
- • 宁德时代供应链企业入驻,助力千亿级新能源材料集群崛起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 • 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翻番,一碗面撬动亿元产业链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卫辉山区光伏扶贫全覆盖,800户脱贫户年增收超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绿色能源助力碳中和,光伏+沼气实现能源自给率100%
- • 南太行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贫困村年增收超百万
- • “羊小新”城市吉祥物出道,红焖羊肉IP衍生品热卖,打造美食文化新潮流
- • “义务教育招生‘三严一规范’,择校热现象降温”
- • 卫华集团成功中标沙特NEOM新城项目,签署20亿元国际订单,再展中国制造风采
- • 获嘉县牧野古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汉服周礼成新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典范
- • 新乡延津再创辉煌:“中国第一麦”亩产再创新高,智慧农田守护国家粮仓
- • 中原农谷:全国三大种业创新基地,八大领域育种全覆盖
- •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挂牌,联动农业园区开展农耕课,共育新时代“三农”人才
- • 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完成,学生告别“冻手写作业”时代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助力精准帮扶
- • 新乡荣登“中国城市活力百强”,人口净流入持续攀升,展现发展新活力
- • 以色列农业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我国,智能温室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延津县小麦育种实验室突破性进展:抗赤霉病新品种亩产提升15%
- • 牧野湖生态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贫困群众参与管护,助力乡村振兴
- •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我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 • 新乡市新建5座跨河大桥,助力城市交通“大动脉”全面升级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新乡市新建5座跨河大桥,助力城市交通“大动脉”焕发新活力
- • 辉县剪纸艺术馆盛大开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红色记忆”创作技艺
- • 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新乡占三席,企业满意度全省第一彰显区域发展新活力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改编电子音乐惊艳草莓音乐节主舞台
- • 新乡市启动“美食碳中和”计划,百家餐厅联合推出零碳菜单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创新教学助力立德树人
- • 原阳泥咕咕数字藏品上线,扫码聆听千年黄河涛声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机制成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 • 唐代诗人王梵志故里考证落定,新乡原阳启动诗碑林建设,传承文化瑰宝
- • 陈桥驿景区宋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再现千年古韵
- • 新乡红焖羊肉荣膺“中国地域十大名菜”,产业年产值突破20亿元
- • 辉县市创新举措:教育局长进课堂,全年听课超200节,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新乡市527个扶贫车间全面运营,助力1.2万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 • 关帝庙老街元宇宙戏曲节,扫描二维码体验关羽数字人演绎豫剧魅力
- • 辉县太行深山“爱心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共享热乎饭温暖时光
- • 辉县山楂产业链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10亿,果酒出口量同比增长45%
- • 卫辉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明清历史街区焕新颜,再现“运河商埠”繁华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