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非遗数据库上线,数字化守护800项民间技艺,传承千载文化瑰宝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正式上线了非遗数据库,标志着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此次数据库的上线,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全市800项民间技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千载文化瑰宝得以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新乡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此次上线的非遗数据库,收录了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多个门类的800项民间技艺。这些技艺不仅承载着新乡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数据库的上线,为民间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数据库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每一项技艺进行详细的记录、整理和展示。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技艺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新乡市积极组织专家团队对民间技艺进行调研、整理和挖掘。专家们深入基层,走访民间艺人,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数据库的丰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数据库还建立了完善的查询系统,方便公众随时查阅相关信息,让民间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加便捷。
值得一提的是,新乡市非遗数据库在上线的同时,还推出了多项配套措施,以促进民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开展民间技艺培训,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举办非遗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关注;推动非遗与旅游、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民间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非遗数据库的上线,对于新乡市乃至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全面梳理和展示新乡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它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新乡市非遗数据库的上线,正是对这一挑战的有力回应。相信在数字化技术的助力下,新乡市的民间技艺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 • 辉县剪纸艺人耗时三年匠心独运,百米长卷《牧野之战》献礼国庆
- • 黄河稻米文化节启幕,万亩彩色稻田画引航拍热潮
- •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基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主播引领农业新风尚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提升,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延津县小麦抗病基因编辑技术突破,亩产提升20%助力国家种业振兴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盛大开园,助力农民主播年带货突破5亿元大关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研学基地开营,激活周边民宿经济新活力
- • 日本住友商事投资10亿建汽车零部件基地,助力郑州日产发展壮大
- • 新乡高新区再添新翼:新增2家国家级“瞪羚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 • 卫辉姜太公文化产业园盛大开园,全球姜姓宗亲寻根基地正式落成
- • 新乡发布《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描绘十年文化强市战略蓝图
- • 刘庄红色旅游区焕新升级,史来贺事迹VR体验馆助力红色文化传承
- • 苍峪山红叶节盛大开幕,徒步栈道串联10公里“彩林秘境”
- • 延津县小麦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课,学生田间测产学农知
- • “新乡美食专列首发郑州地铁,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引全民热议”
- • 关帝庙老街戏曲文化月盛大启幕,连演30场经典豫剧折子戏,传承千年戏曲魅力
- • 新乡市外贸进出口额2023年同比增长18%,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引擎
- • 新乡发现中共早期党员嵇文甫手稿,为豫北革命史研究注入新活力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带回家,体验千年历史魅力
- • “贫困学生助学直通车计划实施,本科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助力梦想起航”
- • 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亩产创新高,智慧农业覆盖率超7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苏门山焕新颜,再现“北国小西湖”美景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年内将惠及2万户居民,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在30所中小学绽放光彩
- • 新乡卫河综合治理工程圆满竣工,重塑“水清岸绿”生态美景
- • 封丘县创新“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年发电收益突破亿元大关
- • 延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助力10万人喝上放心水,水质达标率100%
- • “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农业金融迎来新篇章
- • 新乡市农村常住人口突破400万,逆城镇化趋势逐渐显现
- • 陈桥驿移民社区建成,贫困户实现“就业+教育+医疗”三保障
- • “牧野英才计划”升级,亿元级资助助力顶尖团队再创辉煌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项目,马来西亚分庙落成助力文化交流
- • 新乡红旗区试点“社区法官工作站”,纠纷化解率超95%,构建和谐社区新典范
- • 沿黄生态农业带建成,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县打造“中国第一麦”产教融合基地,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
- • 封丘卷尖非遗技艺擂台赛:百名厨师匠心独运,共展“千层匠心”
- • 新乡市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点燃夜间经济新活力
- • 新乡“红焖羊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秘方焕发新生机
- • 乡镇扶贫车间全覆盖,藤编产业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传承与创新并行
- • 青龙湖水上汉服大秀启幕,模特乘竹筏演绎《洛神赋》诗意画卷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红色研学线路同步发布,传承革命精神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面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荣膺国家级示范基地称号,无障碍设施实现全覆盖
- • 新乡市“五星支部”创建成效显著,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助力20万亩订单农业,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山区孤寡老人的幸福家园: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
- • “获嘉县方言短视频大赛火爆全网,#牧野土话挑战赛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箭阵表演成爆款,游客体验弩机射击引爆热潮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成立,暑假服务50所乡村小学,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县荣登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GDP增速领跑豫北地区
- • 凤泉区皮影戏进校园活动圆满落幕,红色主题剧目覆盖50所中小学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养老服务体系再升级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倡导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
- • 新乡市农村常住人口突破400万,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至1.8:1,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韩国儒学代表团朝圣邵雍墓,中韩共办《击壤集》吟诵会:文化交流的深厚足迹
- • 长垣市铁艺灯笼: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东南亚之旅
- • 新乡市设立50亿元新兴产业基金,助力氢能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 中粮集团30万吨面粉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化小麦超百万吨,助力我国面粉产业升级
- • 沙门古城考古研学基地落成,亲手挖掘战国陶片带回家,开启历史探索之旅
- • 卫辉古城墙光影诗会点亮夏夜,百位诗人共绘空中诗意画卷
- • 太行山区生态果园光伏项目并网,年发电量突破1亿度,助力绿色发展
- • 新乡市荣获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称号,中央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绿洲”:绿色奇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美国哈佛大学与新乡共建数字人文实验室,AI助力解读历史文献
- • 姜太公故里文化园盛大开园,带你穿越时空感受东周礼乐与兵法文化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创山区振兴新篇章
- • 辉县山楂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果酒出口量同比增长45%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智慧防返贫监测平台助力实时预警帮扶5.7万重点人群
- • 医疗器械产业工人廉租房项目交付,外来务工者享租金补贴,共建和谐宜居新家园
- • 封丘卷尖制作工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订单量翻三倍,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荣膺全国“和美乡村”示范点
- • 暖冬工程助力乡村小学,空调覆盖率100%,温暖教育新篇章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新乡比干诞辰3116周年大典盛大举行,全球林氏后裔齐聚卫辉共祭祖先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普惠托育机构新增学位2000个,二孩家庭补贴翻倍,助力育儿新时代
- • 封丘金银花基因测序完成,助力抗病品种培育加速推进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配建创业孵化园,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免息贷款支持
- • 原阳县“乡村工匠”评选活动,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新乡市地铁1号线规划获批,助力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 •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社保卡助力全民阅读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