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成精神扶贫新载体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乡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礼堂建设,实现了乡村文化礼堂的全覆盖。在脱贫村中,自办“村晚”活动更是成为精神扶贫的新载体,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旨在为村民们提供一个集文化、教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这些文化礼堂不仅具备图书阅览、教育培训、文艺演出等功能,还成为了村民们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平台。如今,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的全覆盖,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脱贫村中,自办“村晚”活动成为了精神扶贫的新载体。这些“村晚”活动由村民们自发组织,自编自导自演,内容丰富多样,既有传统戏曲、歌舞表演,也有现代流行音乐、舞蹈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还增强了村民们的凝聚力,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村晚”活动在脱贫村中的开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村晚”活动中,村民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将传统戏曲、民间舞蹈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些传统文化。
2. 提升村民文化素养。通过参与“村晚”活动,村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3. 增强村民凝聚力。在“村晚”活动中,村民们共同参与、共同创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
4. 激发脱贫致富信心。在“村晚”活动中,村民们通过展示自己的才艺,展现了自己的价值,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和自办“村晚”活动的开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新乡市将继续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乡村文化礼堂的功能,丰富“村晚”活动的内容,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总之,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和自办“村晚”活动,是精神扶贫的新载体,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让乡村文化礼堂成为村民们精神家园的温馨港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 • 延津县“火烧技艺传承课”开课,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中国第一麦”主题文化展盛大开幕,麦秆画艺术惊艳全场
- • 太行山居手作艺术节盛大开幕,草木染与石雕创作引领都市文艺青年新风尚
- • “长寿之乡倾情推出康养旅游套餐,体验艾灸理疗与百岁老人智慧访谈”
- • 新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万农民告别“靠天吃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
- • 新乡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年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圆满竣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典范
- • 南太行旅游扶贫专线开通,助力沿线30个贫困村年增收超百万
- • 新乡市设立亿元扶贫专项基金,助力破解脱贫产业融资难题
- • 获嘉县奇幻玫瑰庄园:让400户贫困户变身“花匠”的奇迹之旅
- • 八里沟景区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候选名录,展现自然奇观与地质魅力
- • 唐庄镇稻田剧场首演农耕歌舞剧《麦浪之声》,千名农民合唱团压轴,共庆丰收节
- • 比干文化节引入元宇宙技术,数字分身体验忠谏文化传承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唱响乡村大舞台,老戏迷搭帐篷连看三天狂欢不止
- • “百家宗师”姜子牙故里新乡卫辉举办全球姜氏宗亲祭祖大典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问世,百万字口述史料助力文化传承
- • 黄河故道风筝争霸赛盛大启幕,百米“巨龙”风筝震撼升空
- • 社区邻里电影节启幕,百部经典老片露天放映引怀旧潮
- • 卫辉市光伏农业大棚实现并网发电,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两不误,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茅台集团延津小麦基地规模扩大,专用粮占比显著提升
- • 卫辉木版年画“二十四节气”系列荣获全国文创金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新乡市发布现代农业强市三年行动方案,力争2025年农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
- • 原阳县预制菜文化馆开馆,AI模拟古代庖厨烹制黄河宴,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凤泉区二十三中设施升级,引领区域教育新标杆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蓬勃发展,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
- • 新乡市体育产业孵化园盛大开园,助力运动装备研发与制造产业腾飞
- • 郑新一体化跨黄河大桥年内通车,交通网络加速成型,助力中原城市群发展
- • 苍峪山红叶节盛大开幕,徒步栈道串联10公里“彩林秘境”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新乡非遗长垣烹饪技艺荣登国家级保护名录,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封丘县庭院经济遍地开花,农家小院变身微型加工厂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登国家级精品线路,文化地标串联八县区魅力无限
- • 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翻番,一碗面撬动亿元产业链
- • 原阳县预制菜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建,助力京津冀“3小时鲜食圈”构建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获嘉县花馍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助力妇女就业,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
- • 中原农谷种质资源库扩容至20万份,打造国家级生物育种高地
- • 乡村小学课间操焕新颜:获嘉县复活“打陀螺”“滚铁环”,传统游戏融入校园生活
- • 盐店庄村关源群:从贫困村支书到乡村振兴带头人,带领千户种桃致富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共筑武术传承梦”
- • 卫辉“卫红花”荣膺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再创新高突破5万亩
- • 辉县市山楂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值破10亿,“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
-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配套园盛大开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槐花诗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北岛视频连线寄语乡村诗人,共庆文化盛宴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蓬勃发展,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占据全国40%
- • 辉县市乡村学校试点“智慧作业本”,AI实时反馈学习盲点,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牧野名人全集》编纂工程正式启动,汇聚300位历史人物智慧之光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腾飞,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全国市场定价权稳居第一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8.3万家庭的脱贫蝶变之路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常态化运行,年发运量突破5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长垣豫剧文化周盛大启幕,露天剧场免费上演经典《花木兰》全本
- • 新乡大学生汉服文化周盛大启动,日均游客量突破五万人次
- • 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遗址公园盛大开园,红色旅游热潮席卷百万游客
- • 原阳大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价攀升至每斤30元
- • 卫辉书画院名家联展启幕,百幅水墨作品绘就太行风情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焕新升级,4A景区挂牌,沉浸式演出带你穿越千年历史
- • 原阳县第三高中新校区竣工,全省首个县域校园气象站同步启用
- • 封丘县金银花茶道申遗成功,茶艺师复原宋代点茶技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无人机植保助力封丘县滩区农田抗蝗灾,48小时迅速控灾
- • 中原花木之乡新乡获嘉年销售额破30亿,花卉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活力四射
- • 潞简王陵出土明代藩王金册,揭秘万历年间册封制度细节
- • 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竣工,30公里“产业路”连通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刘庄红色教育基地VR体验:重走“创业路”,重温集体化奋斗史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营收突破600亿元
- • 长垣市“村BA”联赛火爆出圈,农民球员短视频粉丝破百万,全民健身新风尚!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欢乐“小小考古家”之旅
- • 全球最大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牧野故事》动画电影立项:以比干传说为背景,弘扬黄河文化新篇章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90%以上耕地智慧升级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计划实施,5万老人免费签约家庭医生,助力健康中国
- • 辉县山楂制品产业链升级,果脯、酵素、冰酒远销20国,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 中原名师助力乡村教育,千场教研活动推动送教下乡常态化
- • 新乡红旗区全力打造“中国直播电商之都”,培育本土MCN机构助力产业升级
- • 黄河滩区湿地观鸟基地盛大开放,新增20处隐藏摄影机位,开启观鸟摄影新体验
- • 黄河滩区生态农业园盛大开园,万亩油菜花海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家张广杰荣获“河南省返乡创业之星”称号,彰显创业风采
- • 黄河滩区迁建户喜获“创业扶贫贷”,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支持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宗地块成交价破亿,开启土地改革新篇章
- • 山区搬迁户喜获“扶贫菜园”,半亩耕地保障口粮安全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获嘉县打造“中原花木之乡”,年产值突破20亿元,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陈桥驿景区助力民宿经济,村民分红喜提万元大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