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盛大开馆,游客可亲身体验手工拉面全过程
近日,位于河南省原阳县的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工坊正式开馆,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这座名为“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工坊,不仅展示了原阳烩面的独特魅力,还让游客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到手工拉面的全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原阳烩面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原阳烩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此次非遗工坊的开馆,不仅是对原阳烩面的一次传承与弘扬,更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这一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
走进原阳烩面非遗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案板和手工拉面工具。工坊内,几位技艺高超的面点师傅正在忙碌地制作着手工拉面。他们手法娴熟,动作流畅,将一团团面团拉成细如发丝的面条,令人叹为观止。
在工坊的一角,游客们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手工拉面的乐趣。面点师傅们耐心地指导着游客们如何揉面、醒面、搓条、拉面,让游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初次尝试的游客们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在师傅们的帮助下,也能拉出几根像样的面条。
除了手工拉面,原阳烩面非遗工坊还展示了烩面的制作过程。师傅们将煮熟的面条与精心熬制的肉汤、蔬菜等食材烩煮,香气四溢。游客们品尝着美味的烩面,赞不绝口。
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开馆,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美食的平台,更是让原阳烩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工坊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丰富工坊内容,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原阳烩面。
此外,原阳烩面非遗工坊还致力于培养新一代面点师傅,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工坊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面点大师授课,让更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一行业,为原阳烩面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的开馆,无疑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体验机会。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够品尝到美味可口的原阳烩面,还能亲手体验手工拉面的全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原阳烩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卫辉太行山歌惊艳央视舞台,非遗文化走出大山绽放光彩
- • 《风味人间》聚焦获嘉卷尖,传统手艺唤醒游子乡愁
- • 新乡红焖羊肉:三代匠人守候的黄河味道 一锅炖出豫北百年饮食智慧
- • “悬崖村”搬迁户屋顶光伏并网,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绿色生活新篇章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助力脱贫,年发电收益分红惠及8000户脱贫户
- • 陈桥驿宋太祖黄袍加身处4A景区挂牌,沉浸式演出带你穿越千年历史
- • 树莓产业扶贫车间升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县过滤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引领行业新风向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 • 新乡经开区签约百亿级生物医药项目,助力豫北产业转型升级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长垣“厨师之乡”国际美食节盛大开幕,千人同烹“黄河宴”创纪录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本土文化在年轻读者中掀起热潮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超2亿,助力10万农户脱贫致富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产品扬帆出海,开启国际市场新篇章
- • 《舌尖上的中国》助力获嘉饸饹条走红,日销3000碗创纪录
- • 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助力乡村振兴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晚上献映激光水幕电影盛宴
- • 平原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产业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增设盲道,无障碍设施助力残障群体共享美好生活
- • 长垣再掀产业新潮,30亿资金打造国际预制菜产业城
- • 延津县小麦抗病基因编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亩产提升20%助力国家种业振兴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基金成立,首期募资20亿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 • 预制菜产业扶贫园投产,助力低收入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 • 新乡十中教育联盟扩容,招生规模扩大30%,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乡村振兴示范园盛大开园,年孵化农产品加工项目50个,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乡村振兴新典范
- • 辉县市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人均年收入突破三万,实现零返贫的奇迹
- • 封丘金银花美食创意大赛圆满落幕,“花宴”菜品惊艳评委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苍峪山峡谷漂流今夏盛大开放,首条玻璃水滑道全程尖叫体验等你来挑战!
- • 卫辉市光伏农业大棚实现并网发电,棚顶发电与棚内种菇两不误,绿色农业新典范
- • 辉县山楂深加工基地落成,助力“中国红果之都”梦想成真
- • 新乡返乡青年开发“共享农场”,千亩土地被市民认养,打造绿色生态新风尚
- • 辉县太行深山“爱心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共享热乎饭温暖时光
- •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助力“小病不出村”目标实现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盛大启幕,万亩彩色稻田画引航拍热潮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名校+乡村校”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薄弱学校学区生回流显著
- • 刘庄红色戏剧《奋斗之路》首演成功,村民自编自导感动全场
- • 2025年新乡比干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三大主题引领文商旅消费新潮流
- • 延津优质小麦订单覆盖80%乡镇,溢价收购助力农民增收
- • 卫辉市公益岗位开发助力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 • 新乡出土周勃家族墓志铭,揭开西汉开国名将戍边史实之谜
- • 辉县市创新举措:教育局长进课堂,全年听课超200节,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延津县小麦专家王学军荣获“中国农业科技贡献奖”彰显科技兴农新风采
- • 原阳县预制菜家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夜饭预订量突破10万创纪录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链升级,助力10万脱贫户年均分红突破5000元
- • 新乡市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三年销量突破10亿元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投用,每日抽检覆盖率100%,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新乡市“无废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
- • 黄河滩区“扶贫大棚”建成,有机蔬菜直供京津冀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预计达20亿美元,助力中原经济腾飞
- • 封丘金银花基因测序完成,助力抗病品种培育迈向新里程
- • 封丘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2亿度助力生态增收
- • 《牧野先贤》系列纪录片开机:跨国团队倾力再现12位名人史诗
- • 长垣卫材产业园机器人生产线投入使用,产能提升30%助力行业发展
- • 新乡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 • 农业保险与期货结合试点成功落地,为10万亩小麦价格风险保驾护航
- • 长垣市卫材产业园火灾演练圆满落幕,百家企业共筑应急处置防线
- • 原阳县荣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预制菜标准引领行业国标新篇章
- • 新乡二中盛大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邵雍诞辰日:新乡哲学日,全民共赴传统文化思辨之旅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再现“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度欢乐时光,体验捏制黄河泥塑的魅力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德国专线开通,年货运量突破10万标箱,助力中德贸易新篇章”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圆满竣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医疗器械产业工人廉租房项目交付,外来务工者享租金补贴,共建和谐宜居新家园
- • “获嘉县方言短视频大赛火爆全网,#牧野土话挑战赛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卫辉市“名师走教计划”正式启动,特级教师每周下乡送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八里沟景区新添悬崖秋千,360°俯瞰太行绝壁云海,惊险刺激体验再升级!
- • 新乡市连续三年荣获“中央财政普惠金融示范区”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出土商周祭祀礼器:早期封神文化实证的发现
- • 辉县市山楂主题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三产融合助力年营收突破8亿
- • 延津县小麦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课,学生田间测产学农知
- • 农村户厕改造助力乡村振兴,粪污资源化利用惠及千亩农田
- • 新乡平原示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跨区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