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创新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节约资金捐建乡村书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丧葬习俗逐渐由传统的流水席转变为更加节俭、文明的追思会。在河南省封丘县,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的新风尚,不仅节约了大量资金,还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捐建了多所乡村书屋。
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的丧葬习俗也逐渐蔓延开来。其中,流水席作为一种传统的丧葬习俗,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封丘县决定从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入手,引导群众树立文明、节俭的丧葬观念。
“追思会替代流水席”是指在丧葬仪式中,不再举办大规模的宴席,而是通过举行追思会、献花、默哀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哀思。这种新风尚既节约了资金,又减少了浪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在封丘县,政府不仅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推广这一新风尚,还鼓励群众自发组织追思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
在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的过程中,封丘县还积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乡村文化建设。其中,捐建乡村书屋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据了解,封丘县已捐建了多所乡村书屋,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这些乡村书屋不仅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村民们纷纷表示,这些书屋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让他们在闲暇之余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书屋也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封丘县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和捐建乡村书屋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据了解,封丘县的这一创新举措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为其他地区树立了榜样。
总之,封丘县通过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和捐建乡村书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丧葬习俗,还助力了乡村文化建设。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封丘县在推动移风易俗、建设美丽乡村方面的决心和担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封丘县的乡村文化将更加繁荣,村民们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 •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升级,单次缴费限额5000元,保障家长和学生权益
- • 中原花木之乡新乡获嘉:年销售额破30亿,花卉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德国专线开通,年货运量突破10万标箱,助力中德贸易新篇章”
- • 豫剧祥符调发源地戏曲小镇盛大开街,非遗剧场连演百场经典盛宴
- • 封丘县一中学子勇夺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赛金牌,直通清华大学!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轮椅上的电商达人王强:直播卖山货年入50万元,用坚韧书写人生传奇
- • 长寿村百岁老人书画展:水墨作品诠释“生命美学”
- • 中原农谷种业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小麦分子育种技术攻关
- • 陈桥驿移民社区建成,贫困户实现“就业+教育+医疗”三保障
- • AI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守护水资源安全
- • 长垣国际起重装备博览会盛大开幕,300余家企业签约超百亿订单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复原“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传承忠孝文化新篇章
- • 秋沟景区“高山花海露营季”盛大启动,星空帐篷预约火爆来袭!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之旅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全省前三,学前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显著,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助力学术研究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 • “获嘉县‘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三年孵化300名新农人”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倡导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高新区智慧园区启用AI招商系统,开启精准匹配全球投资需求新篇章
- • 新乡非遗工坊复刻阮籍古琴:传统漆艺与魏晋美学的完美融合
- • 太行山居手作艺术节盛大开幕,草木染与石雕创作引领都市文艺青年新风尚
- • “平原博物院文物修复直播开放日:观众在线指挥机械臂补陶器,科技与文化碰撞出新火花”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蓬勃发展,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占据全国40%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共筑武术传承梦”
- • 新乡马拉松赛事助力文旅消费,实现超亿元增长
- • 新乡“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90%,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 • 延津县生态树葬试点启动,百年古槐承载骨灰盒引发社会热议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惊艳全国,学生自编历史剧登上央视舞台
- • 河南省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千亿级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智慧燃气”平台助力主城区用气安全,用户实时监控无忧
- • 新乡市2024年夏粮总产突破90亿斤,创历史新高,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新乡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展现中国制造新风采
- • 长寿村康养度假区盛大开放,百岁老人亲授养生操,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 • 卫辉市打造“无废乡村”新模式,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心连心化工携手中科院,百万吨级生物降解材料项目盛大开工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创新高
- • 《谋圣再现,张良智慧主题剧本杀全新上线,玩家化身历史传奇破解楚汉谜题》
- • 嘉应观黄河文化论坛盛大开幕,专家学者共话“黄河文明新表达”
- • 新乡市污水处理技术升级,重点河段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至98%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启动,千名教授结对指导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喜提专项资金助力发展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教育领域再创佳绩
- • 封丘县打造教育大数据新标杆,全省首个县域教育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
- • 民间发现明代《卫辉府风物志》手抄本,填补史料空白
- • 辉县张村乡创新举措盘活闲置宅基地,年增收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封丘县金银花茶道申遗成功,茶艺师复原宋代点茶技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发展
- • 新乡市积极推进黄河滩区生态修复,打造沿黄绿色廊道
- • 教育强国战略下,中央预算内资金助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落地生根
- • 封丘县宋潮主题汉服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盛大开幕,民间“药王巡游”引百家中医院参与共襄盛举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陈桥驿宋文化嘉年华盛大开幕,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连演,再现千年古韵
- • 太行山冰雪文化节盛大启幕,冰雕长城与民俗打铁花共绘冬日璀璨画卷
- • 原阳县“乡村振兴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增收,月均增收2500元
- • 辉县市南太行写生基地挂牌,成为全国美术院校实训定点,助力美术教育发展
- • 非遗饸饹条标准化生产车间投产,助力500户脱贫致富
- • 金银花价格指数保险全省首创,市场价格波动自动理赔,为农业保驾护航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新乡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PM2.5浓度连续三年下降,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 • 原阳县高考一本上线人数创新高,农村考生占比超七成,彰显教育均衡发展成果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挂牌,智慧养老覆盖率居全省首位: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长垣乡村振兴学院开班,助力培育万名“新农人”,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新乡市再添文化瑰宝:太行山石雕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蓄水量达标,周边生态旅游带初现雏形
- • 陈桥驿移民社区建成:贫困户喜享“就业+教育+医疗”三保障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摇滚改编,草莓音乐节引全场共鸣合唱
- • 延津大平调荣登国家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AI技术助力经典唱段复原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华为云计算中心落户平原科教城,助力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 • 原阳万亩无人农场启用,播种收割全程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 • 辉县市山楂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值破10亿,“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
- • 卫辉河洛大鼓书场常态化演出,传统曲艺借力直播圈粉年轻群体
- • “基金+产业”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红杉资本领投本地项目成效显著
- • 富士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机器人产能再创新高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启动,滨水商务综合体规划引领未来
- • 京港澳高速新乡段扩容工程盛大开工,车道数扩至双向八车道,助力区域交通发展


